close

大二時參加文藝營,在營隊中遇到很多不同背景的人,
有醫學系、造船系等特別科系的學生,
也有來自藝術學院舞蹈系、戲劇系的人。
其中舞蹈系的女孩們最令人印象深刻。

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人大多依賴腦、口、手腕生活,
我們思考、表達,身體其他功能其他部分卻彷彿從未存在。
但舞蹈系的女孩不一樣。
她們早上起來拉筋,邊洗臉邊伸展,把頭髮梳攏整齊光潔,
用身體去感覺世界前,先把自己捏塑成適合的容器,
關照移動和行走的姿態,選擇適合的食物和起居方式。

舞蹈系的女孩像花朵般全然開放,溫和地接收各種感觸。

在理性、知性與感性三種特質中,
我們學法律的人追求知性,運用理性,
卻把感性當作洪水猛獸關進獸欄,
最後逐漸變成頭大身體小的棒棒糖人類;
這也難怪總有人說法律人得了大頭症。
感官受到長期壓抑積鬱的力量無處散發,
一旦覷到缺口,潰隄崩決的勢態往往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害。
然而,這三種特性真的沒有平衡點嗎?

口試隔天單身造訪第二故鄉迄今月餘,
因為確定未來的職業保障,從搭上火車開始,
釋放閉鎖的感官盡情感受,每天每天都有不同體驗,
從早晨熱奶茶到睡前音樂,
習以為常的生活突然像是灑上亮粉,
每個細節都在眼前閃閃發光。
這是感性的光芒嗎?

吃完早餐散步到早市,擠在婆婆媽媽群眾中買花,
我拿著清爽開朗的向日葵信步遊走。
跟小朋友一起走過導護媽媽戒護的斑馬線,
突然想起舞蹈系的朋友。
真想告訴她們,
原來生活可以這麼自然流暢,
原來身體可以享受這麼多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efy 的頭像
    reefy

    Apogee

    reef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