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以前喜歡過一個內斂的男生(我好像就喜歡這型Orz),
他有些關於自己的事情想告訴我,於是特別帶我到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去走走。
那不太是普通人會去的地方,所以我這隻好奇貓興奮地到處亂走亂照,
逐漸忽略身邊那人越走越慢的腳步和越來越怪的表情;
他也真沈得住氣,就靜靜陪著我,等我注意他的表情變化,

發現他不對勁,我馬上問他:『你怎麼啦?』
這傢伙也真怪到一程度(我好像一直都喜歡怪咖Orz),
突兀地扔一句法文給我的耳朵,然後快閃離去。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本人半瓶水響叮噹,
什麼語文都有興趣學一點,像鸚鵡學舌把幾句話練得流利漂亮,
不過興趣和毅力也只夠學到那一點,多講兩句就見光死;
我的法文語彙量只到你好、日安晚安、再見、明天見、很棒和我愛你等幼兒程度,
可他說的那句好死不死剛巧有背過,當下就聽懂。

問題是,為啥空中飛來一句,講完還快閃?
我一頭霧水趕上前追問,以免被好奇心殺死。
對方難抵追問火力遂娓娓道來:
原來那個地方跟他的成長歷程有很大關連,
成長經驗對於人格塑型影響深遠,
所以也深深影響著他現在的性格和未來的可能性。

我跟這個男生後來沒有繼續發展下去,
不過回想起來,倒是對他奇妙的內斂式表達法印象深刻。
無論後天經歷怎樣把一個人陶塑成穩重、理智、內斂的性格,
心中總還是有洶湧澎湃的情緒或超想拿大聲公宣傳的重要關鍵信念;
把很想分享的東西收拾得半隱半顯,拐彎逗引對方好奇心關心,
再把麥克風塞到對方手中接受訪問,實在一絕,現在還敬佩萬分。

但是啊,我從此就對那種拋手帕等人撿起追還的溝通方式敬謝不敏。

如果有什麼事情好想講,
只要有人聽就好、聽者是誰沒關係,
歡迎找我,我忙會直接告訴你,不忙就會好好聽完;
(不過不保證會回饋期待中的回應^^通常都是五四三或換我狂講)

如果認為某些東西跟我講比較能得到理解,並且希望得到回應,
就講到爽、被我打斷再打斷我搶回發言權,
接著大大方方問我『你的意見怎樣』,
把我當成知心解氣的知己,
我當然結草銜環也要講到挖心掏肺回報你。
(不過你可能要不斷跟我搶發言權^^你來我往也很熱鬧咩)

如果覺得這件事全世界幾十億人裡就只想跟我談,
請直接告訴我我的重要性,先受我一拜,
然後即使再忙,我都會泡杯咖啡陪你喇舌喇到舌根。
(講不完再約,絕對務求透徹理解分析)

心靈距離夠近就該對對方的關心和分享有把握,不用試探;
喜歡保持禮貌或謙抑,就該先問對方方便與否、有無興趣、有無感想。

欲拒還迎的含蓄或若隱若現的暗示就免了,有話請直說。
不是鼓勵放肆批評、尖銳偏頗,也不是炫耀用詞粗魯率性直坦,
而是誠實面對自己那種想分享、被關心、被理解、被分析回饋的渴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efy 的頭像
    reefy

    Apogee

    reef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