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女性究竟先成為完整的人之後,

才開始意識性別及相隨而來的性別角色、義務,

或自初始即伴同社會、家庭、同儕、文化詮釋的女性特質,

在自我定義為女性的前提(框架?展望?)下發展自我?

 

在穿插過去與現在的日記文體中,伊娃始終稱呼生母為「媽媽」,

對照伊娃發現血緣事實後父親稱謂的轉變,不難發現,

書中對「媽媽」的描述是小女孩對母親的觀察、期待、失望和憎恨,

「媽媽」這個人沒有名字,只有母職和相互映襯或矛盾個體形象。

 

伊娃的媽媽是職業婦女,自豪於有別家庭主婦的職業婦女形象,

藉工作、收入和相隨而來的自信經營人際關係,

埋怨丈夫不解風情女兒不貼心討喜,也抱怨兼顧工作與家庭的壓力,

同時卻縱容自己喜好飲宴交際的傾向。

 

在媽媽美麗放縱的形象底下,
戲劇型人格、酗酒、第二性情結、佔有慾等驅力盤根錯節,

媽媽未盡母職而放縱情慾,對伊娃缺乏關愛耐心又處處貶抑,

種種行徑夾藏在光鮮的外顯形象後面,這讓伊娃痛苦不堪,

然而撇開任何既定或職能角色期待,我想問的問題是,

女人轉換角色成為母親後,

是否就該把教養、照顧、陪伴等事項優先排列在自我之前?

女人轉換角色成為母親後,
是否就自然而然轉變性格、喜好、價值觀,

化成對自我全無所覺而功能強大的啣養撫育者?

這樣所謂無私盡職的付出,是否真能無我?

會否轉化為親情控制和恩情勒索?

 

白色夾竹桃裡強悍自私的詩人母親自陳不適合完美付出的母性原型,

人畢竟不是神,神話是人創造出來用為象徵符碼或技巧性規諫的隱喻,

巴斯特的耳朵裡,伊娃如此憎恨媽媽,

有沒有那麼一部份肇因於對完美母親原型有錯誤的期待,
而期待終究落空?
 

或許,
在某些文化脈絡底下,在某些稚嫩心靈當中,
當女性選擇成為母親,
旋即失去選擇生活模式的自由,
也不再需要自我標示的那個舊名字。
或許。或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ef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