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終於去看期盼已久的投名狀,
不負期待,好看得要死。

陳可辛雖是異男,卻擁有同男的卓越美感,
李連杰和徐靜蕾在戰壕的追逐把情慾描寫得淋漓盡致,
劉德華被鎖鍊在祠堂孤絕呼應四千降兵遭屠殺的絕望,
國劇臉譜濃縮兄弟三人的互動,劉德華看到國劇演出兄弟情誼時,
感嘆之淚蔓延在無奈微笑裡的場景尤其令人動容;
肢體橫飛斷掌封喉的暴力美學貫穿全片,處理得好像中國古代的300。
那隻熊說陳可辛愛用大特寫,
我倒覺得為使個別角色得與龐大場面相抗衡,灑狗血也無可厚非。

文武要角清一色是男性,小時候會以為這是男性電影,
不過走到而立門前終於稍懂世事,看得出電影或許與性別有關,
但更大的議題落在權力爭奪與敵我分辨。

以往李連杰多飾演魯直敦厚的角色,但我總覺得他適合演反派,
因為他整個人洋溢著陰狠絕情的氣質,當壞人比較有說服力;
不過他的反派氣質跟易先生又不一樣,梁朝偉的易先生特質在於深情,
以及自我認知深切故特意控制情感的那種壓抑,帶幾分自戀自憐氣味,
李連杰的龐青雲壞在過度信仰某種理念,將構成理念的條件都當成必要犧牲,
邏輯反覆矛盾卻還對理念和自己深信不疑,
像是超我大暴走的激情性犯罪人,很有悲劇感的惡。
腦筋結構雖比大老粗土匪複雜,可惜僅諳兵術不懂權術,
最後還是被三個文臣當成棋子,一步獲功一步降罪,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其實人的認知大多數時候不過是在加強鞏固既有的價值,
我看過電影的私人感想還是繼續加強既有的理念:
我一直認為一將功成萬骨枯,歷史是歷史、家國是家國,
沒有什麼能替代個人卑微不起眼的生活,
歷史或國家都不值得犧牲過多個人生活來成就,
即使創世留名,功績不免由人分享,名字仍然隨人毀譽,
打個仗三年五年,飯沒吃飽覺沒睡好愛人沒陪到,
就這樣死就這樣老,一點也不划算。
我不打算搞到悔叫自己覓封候,也重新驗證停損點的位置,
我喜歡跟家人朋友看電影喝酒唱歌逛街吃飯泡溫泉,
喜歡獨自寫部落格聽歌遊蕩發呆。
熊說得更直白,他說反正我對他不錯他也蠻在意我,
那我們就繼續相親相愛胸無大志的鳥日子,英雄給別人去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ef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