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聽音樂聽得雜,從歌劇魅影到吉米罕醉克斯都聽,
高中的時候有些同學因此覺得我音樂品味不壞。
某天中午,高中同學家珍看見我邊吃便當邊聽王力宏,
非常吃驚地問我,cy,你怎麼聽這個啊?!
不知為什麼,當時我竟然有點不好意思。

大學時讀水瓶鯨魚寫的失戀雜誌(那時還沒有變成真正的雜誌),
因為書裡講的都是單身都會愛情故事,
所以後面玩笑性地附了許多水瓶鯨魚朋友們的徵婚啟事。
其中有一個女孩寫道:『討厭只看港片的男人。』

當我漸漸長大,對同樣的事開始有能力反芻,
才發現不僅考試成績被用來當作分級工具,
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都會有意無意被當作評比標準。
聽歌劇的覺得音樂劇層級低,聽西洋音樂的覺得國語歌的俗,
看洋片的覺得港片沒水準。
還有,哈歐的覺得哈日哈韓無聊。

我在想,其實每個文化都有它的特性,
好像也很難說孰優孰劣。
沒錯,流行音樂是揣摩消費大眾口味創造出來的均一產品,
可是,男朋友或女朋友用心揣摩我們的心思時,我們只會覺得感動貼心。
西洋音樂不過是用英文唱的流行音樂,古典音樂不過是古代的流行音樂,
歐洲日本韓國就是各有風味的異鄉。
以前嫌港片聳的女孩不知道有沒有擠在空巷的萬人裡排隊看『功夫』?
我覺得多半有。

打開電視,看到很多人嘲諷西安後宰門的小學生怪聲怪調歡迎連戰,
用各種方式挖苦『連爺爺,您回來了』的小學生和背後的中國行為模式,
我突然想到前面寫的高中回憶和失戀雜誌裡的女孩。
十幾年前,我們也是這樣做作地朗誦;
甚至現在,你還可以在電視上看到何嘉仁美語的廣告,
小朋友們也用這種怪聲怪調參加英文演講比賽。
看到這些東西,我會忍俊不住笑出來,
可是我知道這不過是時間和空間造成的文化差異,
沒有好或壞,只是跟現在的我們不一樣而已。
相反的,我倒覺得那些依照主觀好惡恣意評價異文化的人有文化霸權和自我中心的傾向,
一旦和權力結合或成為主流,頗有可能會舞刀弄槍來黨同伐異。

嘲弄小學生朗誦方式,就跟以前瞧不起歌仔戲和布袋戲的作法一樣糟糕。
更糟糕的是,無論藍色或綠色執政,大家都沒有尊重和包容的能力和意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ef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