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1993年唸高中時四周瀰漫一種氣氛,
認為高中優於五專、五專優於高職,這種階梯差也反應在錄取分數上,
三種考試都考上的學生首先選擇高中、其次五專,最後才是高職;
過了十幾年後回頭再看,這種排列還蠻沒意義的,
在專業和證照的年代,台大歷史系畢業出路未必有復興美工廣告科來得好,
確實具備就業心態和市場需求專業能力才是學生生涯結束後的優良起點。
至少我這樣認為。

我的求學歷程是高中→大學→研究所的典型主流路線,
熊則在技職體系從五專一路唸到研究所,
有時候聊起學生時代的事情,
他總是說他在五專都沒得到充分的語文教育,國文和英文都鳥,
而我總是抱怨自己老在背誦死人死語文言文和繁瑣介系詞搭配,
兩人的抱怨背後反映出兩種體系各有所偏的事實。

後來我們生出一個共同結論,
認為高中重視抽象思考,技職重視實用技能,
在社會大眾眼中抽象思考或許是比較高階的活動,
所以也期待孩子儘可能把訓練抽象思考的環境列為優先選擇,
不考慮性向適合度不討論興趣指標也不管市場需求,只求熱門、領先和體面;
我們或許不因為理解這件事的底蘊而取得批評的資格,
但我們確實覺得某些主流價值並不務實,但這樣的主流價值卻滿佈人生河道。

最近低分上大學、不足額錄取的議題沸沸揚揚,又聊到這件事:
讀大學是一種牢不可破的主流價值,
中產家庭的普通高中職畢業生如果沒考上大學,即使原本就讀意願甚低,
家長和環境還是會以異樣眼光幫他貼上競爭力低(甚或不上進)的標籤;
這個孩子如果提早進入社會,多半也會羨慕同儕享受的低競爭自由時光,
最後繞了一圈還是回去讀大學。
就家長立場來講,下一代擁有大學學歷是家長的某種自信來源,
就年輕人來講,大學象徵某種生活方式和基本自我定位,
兩種觀點推演下,讀大學這碼事兒都呈現不可不為的強烈氣勢。

你知道我在學校體系裡待得久,
像洋蔥緯一樣心態比同齡單純活潑些、思慮比同儕成熟細密些,
心智年齡比較低比較接近年輕人;
也因此當我在報上看到許多人對大學錄取率提高、錄取標準大幅降低發表意見,
我突然想到,問了立委問了學者問了教育家,
怎麼都沒人想到去問問當事人的看法呢?

家長注意的熱門、體面和領先不過是表面判斷,
與市場脈動或許暫時貼合,但很快又會被瞬息萬變的情勢遠拋在後;
學者講的階級流動恐非年輕人可理解想像,
學歷和階級流動的關係也不是絕對,讀大學搞不好也只是沈默資金般的門票,
買了門票只是擁有進場嘗試翻身的資格,是否跳得過龍門瀑布還要看造化。
說到底真正的關鍵還是當事人的意願、能力、性向、遠見和隨時勢改變的彈性,
而且除了這種競爭和成就導向的考量之外,人生應該還有其他重要的東西吧?!

去問問考上大學的畢業生吧,
如果他們想擁有心理學上描述為青春期延長+成人責任延後的大學生活,
如果他們想要在新階段認真學習自己真有興趣的專業,
如果他們懂得申請學貸或家長付得出學費、分數有到學校又願意收,
非當事人非關係人的路狼又有什麼權力和資格予以負評價呢?!
讀大學的目的是什麼,更高教育、更好生活、更多知識、階級流動?
正氣凜然或利益導向的語彙實在響亮到刺耳而虛偽,
我跟熊兩隻懶人想出來的答案或許比較擬真而更符合人性,
那就是擁有一段無可替代的未央歌時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ef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